今天是 23 年 8 月 29 号,也是我在太极线下的最后一天。这两个月的的线下实习带我的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想象中的感受。之前在字节搞开源的时候经常晚上八九点还有大哥在和我对代码,在给我的 PR Code Review,学长学姐们的一些实习分享也给我营造出一种互联网实习就该九点十点之后再下班的感觉。可是太极他是如此 WLB,早上十点上班,晚上六点半就能走,甚至迟到早退也没人管。刚来的时候有一次赶一个比较急的需求加班到了八点,办公室里 Full Time 的大佬们也基本走完了,只剩下我一个人默默赶代码,那周五 mentor 直接给我放了半天假。我很喜欢我 mentor 在我 Launch Plan 中的一句话:

不鼓励加班(特别是无效加班),但是很多时候大家想要快速验证 + 活儿没干完,就会有点“卷”

这也是我非常认可的一种工作氛围,说得难听点,无效加班就是自己能力不足的表现,我的两次加班也应证了这一点。

在太极实习生我的第一次实习,还记得在四月份那会儿我开始投递简历,一共面试了百度、B 站、太极三家,太极是我面试的最后一家。百度在主管面之后的排序挂掉了,B 站在我主管面完泡池子挺长一段时间之后才打电话通知我。可能是学历不够,可能是才大二,当然最有可能是能力不足,客观地说如果百度给到我 OC 我应该也不会选择太极了。但我也感到幸运能有机会在初创实习这三个月,首先是薪资福利几乎是行业内 T1 的存在,400/d & 2000 房补 & 午餐 & 下午茶 & 来回机票报销,其次是能和那么多的高学历大佬共事(我是公司里面唯一一个没有 985 or 海外经历的员工),并且学到了非常多的新知识。回过头来看,这第一段实习我会给到 80 分,为什么不是更高的分数,我可能会认可 CloudWeGo 的社区负责人广明哥告诉我的一句话:

进入大厂才能快速提高生产级别的工程师能力

在初创可能我不仅仅是一枚螺丝钉,但过快的迭代速度让我难以沉下心来学习这些生产级别的代码,我在太极三个月,完成了我那些在互联网大厂实习的学长学姐们可能小半年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我觉得过快的开发速度对我的开发能力确实有更快地提升,但是让我忽略掉了开发过程中的一些更加细节的东西。

如果让我现在给我工作室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的话,我还是更建议他们的第一段实习找一家互联网中大厂,对于初创,我觉得这是校招时的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初创的氛围比传统互联网大厂会好很多,薪资也不会太低,当然也不是所有初创都是这样,也需要自行判断。

在这次线下结束之后我应该会在学校远程一段实习骑驴找马,拿到大厂的实习之后也就到了我和太极说再见的日子。希望毕业之后能有机会重新和太极的大佬们共事,当然对于双非难度很大就是了。